最新网址:sk.x3qdu.com

杨川释然,怪不得当初柳如是一行、单福他们见到自己,不觉得怎么惊世骇俗,苏州的风土人情,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呀,一些文人在痛骂“以优伶之贱,竟然乘轿出演”。

两人说说笑笑一阵,天已昏黄,说要去书种堂看看可有评本,杨川便同意了,行到阊门外书种堂前店,杨川略微翻翻,果然有不同版本的《红楼梦》跑出来了,有一个评本署名“姑苏词奴”,对《红楼梦》盛赞备至。

“我看看……姑苏词奴……”柳如是美眸一亮:“杨兄,我知道这人是谁了,姑苏词奴,是冯梦龙……”

“你这位后生好慧眼,居然知晓老夫名字。”隔着屏风的书店另一面,突然站起一名老人,拈须一笑。

“啊?真是冯先生?”柳如是小小一惊,娉娉婷婷地福礼:“吴江柳如是,见过犹龙先生。”

冯梦龙,字犹龙,他本是苏州府长洲县人,苏州府挨着吴县、长洲,冯梦龙又和多家书商关系密切。

杨川看这位迟暮老人一眼,拱手作揖,冯梦龙道:“不必拘礼,我们如今成了同行啊。”

“久仰犹龙先生大名,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恒言》,名不虚传。”杨川过来坐。

“其实老夫花在三言上面的时间并不多,大多是修撰戏曲、山歌去了,三言也绝非完全是老夫个人手笔,很多是从宋元话本改编而来,比不上那本大作《红楼梦》,包罗万象,诗词曲赋,信手拈来,人物描写十分成功,三言又是短篇汇集,后生可畏啊,哈哈!”冯梦龙大有感叹之意。

正聊着,金圣叹又跑进来了,看见杨川无事,倍感欣慰,三男一女聊着聊着,又聊到国事上面去了,冯梦龙冷笑:“关外鞑子,中原流寇,都是一丘之貉,坏我大明!可恨至极!”

冯梦龙这个天才,十三岁中举人,但从此终生不中进士,五十七岁补为国子监贡生,后来出任福建寿宁知县,官声极好。他对农民起义,和满清鞑子,都持反对态度。

金圣叹的看法则是和冯梦龙截然相反:“晚生不同意这种说法,各地干旱、蝗灾,民不聊生,生灵涂炭,平民为了穿衣吃饭,有什么错?晚生曾听有人传过辽东的民谣,不怕鞑子来,就怕李成梁的家丁,鞑子来了还有得剩下,若是遭受卫所武官家丁烧杀抢掠,杀良冒功,百姓简直没有活路!贺人龙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!卫所的腐败,比流寇、比鞑子,更让人痛心百倍!”

“说得什么混账话?金圣叹……你,你这诸生简直离经叛道!白读了圣贤书!”冯梦龙气得浑身哆嗦,吹胡子瞪眼,冷哼一声,拂袖而去。

杨川只能无语了,金圣叹不甘心地告辞了,他出来书坊前街,准备回去休息,柳如是却是不打算离开的样子。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