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sk.x3qdu.com

柳如是灵动的双眸看看手稿,再打量喝绿豆粥的杨川,再看手稿,再打量杨川,摇头道:“这开头一回‘甄士隐梦幻识通灵,贾雨村风尘怀闺秀’,写得太杂乱无章了,先说写作由来,继而叙述补天石、道士、和尚,继而再倒叙空空道人,笔锋一转,又到姑苏了……”

“看似无条理,细看又大有条理,但,世俗中的人,怕不爱看。写文好比写八股,这破题,破得不好。”

杨川喝粥,不答话,说《红楼梦》写得乱,那是很正常的,曹雪芹批阅十载、增删五次,仍然错漏甚多。他当初第一遍看的时候,好多地方都看不懂,啃了几十遍,查阅多种注解资料,才豁然开朗,烂熟于心。

他不知道的是,柳如是心中已然大为诧异,按说杨川一介跟随父祖辈经商海外的人,小说第一回竟然就能把富户甄士隐、穷书生贾雨村、丫头娇杏写得真实贴切。比如娇杏过来撷花,这对于封建社会的丫头是一种很轻佻的行为,显然娇杏有做姨娘之心了。再说贾雨村,对甄士隐的馈赠,不说一个“谢”字,正是读书人那种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的风气。怎么越读他的文章,越觉着他像是家道中落的富家公子呢?

他到底是什么人?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?

等到一目十行地浏览完前三回,王熙凤、贾宝玉、林黛玉出场,柳如是暗暗喝彩,目泛惊异:“颦儿这个表字取得好,王熙凤也太会说话应承了,真真读来如在眼前,比建阳书坊荼毒子弟的笔墨,好了万倍不止……”

“那蘼芜君估算,如此继续下去,写个十回,苏州这边的书坊能给多少钱?”杨川打探情况,他知道晚明出版繁荣,可作者稿酬却一无所知,曹雪芹、蒲松龄这样的大作家,貌似过得潦倒?

“价格不是很好,你要有所准备,我帮人整理文书,出版刊刻过。”柳如是叫来一杯茶,泼冷水道:“你道建阳书坊为何能如此大量发行?并为人所接受?那是因为他们会迎合读者,此等有文采、造诣不凡的,一些富商、民众反而字都读不懂,怎会掏腰包去买?顶多也只是文人、士人去买。”

看见杨川没有失望之情,一脸无动于衷,无可无不可的样子,柳如是小啜一口茶,暗道这人真是沉稳,转而鼓励道:“不过你写得颇入我心,见微知著,不比《西游记》、《醒世恒言》之类的差。私刻的书,一般不讲赚钱不赚钱,而是留传于后世,此之所谓立言也。坊刻要看钱,但有的书坊印制精美,内容上乘,苏州叶氏家族,应该会要。”

“那好,我过几天去苏州府城一趟。”杨川道。

柳如是不忍释卷地归还手稿,她之所以看三回便喜欢上,乃是书中阐明主旨,为闺阁立传,这样的笔墨,自是对女人胃口,这时回味杨川的话,她美目惊愕:“过几天便能写完十回?你进度如此之快?”

“对呀,难道大明文人写作都很慢吗?”杨川反问道。

柳如是简直无语,什么叫大明文人写作慢,是你太快了好不好,大明文人之中,牛人也不是没有,据说万历年间一位贡士在皇帝、大臣眼皮子底下,洋洋洒洒写完一篇文章,文惊四座,不过终究是少数。

“杨兄记得先给我一观。”柳如是轻敲湘妃竹扇,本来她只把杨川当作匆匆一瞥的过客路人,对于名妓,最对胃口的非名士莫属,杨川一无安身立命之所,二无功名,她原本都不会记在心里,但眼下他的笔墨,倒让她难以忘怀,开始追更了。

“小事,蘼芜君帮过我一次,来而不往非礼也。”

……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