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sk.x3qdu.com

赢澈把自己摘出去之后,网络上的焦点,就更多的聚集在王晓波身上了。

许多人觉得,王晓波凭借一本书就判定了一个案件的结果,未免太过可笑了一点。

尤其是,这本书还不是什么法律法规文本,而是一本理论性质的出版物。

事情仿佛越闹越大,之前被几大官媒强行压下的于欢辱母杀人案讨论,再次掀起了新一轮风波。

明明之前还装作认同的样子,偏偏在王晓波失言之后又觉得于欢委屈了,这大概就是网友吧。

王晓波无疑是最难受的那个人,在整场事件中,他首先遇到了同学的暗箭中伤,将他们私底下的聊天记录截图公布。

然后,又受到了天下间悠悠众口的抨击讽刺。

这对从法一生,毫无污点的王晓波来说,无疑是很闹心的事情。

他今年已经六十岁了,距离退休眼看就是今年的事情了。可是就在这个关头,一个于欢案却让他受尽了苦难。

尽管早就知道无论怎么判都有人出来闹事,但是王晓波还是受不了网络上那些质疑他人格品行的猜测。

王晓波这一生,自问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,也没有对不起任何一部法律条文。法律的化身,正义的行者,这是当初第一次进入法学院时那个教授对他们一众学子的期待。

从二十多岁毕业到现在,从事法律工作四十多年,王晓波一直把这两句话记在心里。从学法的第一天起,他就希望自己能成为教授口中的这种人。

也正是因为这样,工作中的他,才会那么的一丝不苟、严于律己。

当法官也有二十年了,手里经手的每一个案件,王晓波至今仍然回忆如新。

无论是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,还是震动国内的刑事重案,王晓波都是以最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。

不放过任何一个犯罪分子,不错过任何可能的委屈,这是他的态度,也是他二十多年判案生涯的真实写照。

说真的,老伴和子女同事都常常问他,在即将离休岗位的时候,接手于欢案这个烫手山芋,他有没有后悔?

王晓波的回答始终如一,未曾后悔过,也不可能后悔。

既然选择了接手,那无论前方面临的是什么,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,他都会带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丝正义,硬着头皮走下去。

他也有时感到庆幸,庆幸这个棘手的案子是交给了自己。要是交给了那些刚从事这个行业不久的晚辈,那么铺天盖地的骂声足以毁了那些人。

可是交给他么,虽然头疼,但是还扛得住。

……

海大校友群,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企鹅聊天群。同时,这也是王晓波母校用来联系校友而组建的群,也是他失言的地方。

自从微博上的事情爆发后,这个曾经时刻火热的企鹅群,就陷入了彻底的死寂之中。

超过三百人的大群,时刻在线人数都超过了两百人,但是这群里,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发言。

突然,有个顶着海大法学院99届刘青的家伙,发了一条消息。

“我说,有人看完了正义论吗?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